單價: | 1250.00元/件 |
發(fā)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nèi)發(fā)貨 |
所在地: | 浙江 寧波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fā)布時間: | 2023-11-24 09:18 |
最后更新: | 2024-04-23 10:28 |
瀏覽次數(shù): | 373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lián)系我
|
對于紡織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檢測,,國家強制性標準 GB 18401《國家紡織產(chǎn)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按GB/T 17592—2011《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執(zhí)行,。
近年來,檢測結構經(jīng)常收到來自客戶要求的混合測試的單子,?;旌蠝y試包括不同樣品的混合測試,或者成品不同部位混合測試,。紡織品混合測試可以節(jié)省一筆可觀的費用,,理論上也是可以實行的快速篩選方法。
其實禁用偶氮染料的方法標準GB/T 17592—2011《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和產(chǎn)品標準 GB 18401《國家紡織產(chǎn)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對混合測試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表態(tài),,大多數(shù)檢測機構也只是參考歐標 EN 14362- 1《紡織品-源于偶氮染料的某些芳香胺的測定方法-第1部分:經(jīng)與不經(jīng)萃取的紡織品中偶氮染料的測定》對于多種顏色的處理方式,,選擇最多不超過3種顏色樣品或者部位混合測試的方法來處理樣品。
那么紡織品混合測試的結果可靠嗎,?混合測試每個樣品的測試結果有影響嗎,?都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本文依據(jù)GB/T 17592—2011,,主要選用幾組有代表性不同樣品混合測試來模擬不同樣品的混合測試以及不同部位的混合測試進行試驗,,來探討混合測試對結果的影響。
材料與試樣
分別準備以下樣品15cm×15cm各1塊,。樣品1酒紅色呢料(陽性),,樣品2軍綠燈芯絨條絨梭織(陽性),樣品3卡其色呢料(空白),,樣品4酒紅色針織羅紋(空白),樣品5 黑色光滑梭織(空白),。
空白試驗
為了保證試驗的準確性,,由一個檢驗員在一段時間對備用的2個陽性樣品進行多次重復試驗,結果見表1(其中本文的#09和#13分別為鄰氨基苯甲醚和聯(lián)苯胺的自編號),。
由表1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2個陽性樣品單獨測試的時候穩(wěn)定性非常好,,穩(wěn)定性最低的是樣品1陽性呢料,RSD也達到7.30%,,這主要是檢出的目標物質(zhì)鄰氨基苯甲醚本身特別不穩(wěn)定,。也控制在10%以內(nèi),為允許偏差范圍之內(nèi),。本組空白試驗為后面的試驗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值,。
不同織法的空白用品與陽性樣品1的混合試驗
樣品1(陽性呢料)與樣品3(空白呢料)1:1混合取樣;
樣品1與樣品4(空白羅紋)1:1混合取樣,;
樣品1與樣品5(空白光滑梭織)1:1混合取樣,;
樣品1與樣品4(空白羅紋)和樣品5(空白光滑梭織)1:1:1混合取樣。
由表2可看出,,穩(wěn)定性由好到差依次為:呢料:呢料>3呢料:光滑梭織>呢料:羅紋:光滑梭織>呢料:羅紋,。
呢料與呢料的混合測試RSD值達到8.50%,為4組中穩(wěn)定性zuihao的一組,。說明換了空白其他呢料來測試,,對其穩(wěn)定性影響不大。換成同樣為梭織布料的光滑布料,,其穩(wěn)定性變差,,RSD值達到了13.24%。換成針織的羅紋(羅紋的表面和織法與呢料都截然不同)其穩(wěn)定性最差,,RSD值達到了37.74%,。當減少羅紋的質(zhì)量時,如呢料:羅紋:光滑梭織1:1:1混合測試時,,穩(wěn)定性也隨之變好,。
可以看出,不同織物混合取樣時,,織法相似,,織物表面結構接近的,其穩(wěn)定性也越好,,織法不同,,織物表面結構差異越大,穩(wěn)定性也越差,。
從相對理論偏差來看,,由小到大依次為:呢料:光滑梭織<呢料:羅紋:光滑梭織<呢料:呢料<呢料:羅紋。
從數(shù)據(jù)1可看出,,空白呢料對穩(wěn)定性影響比較微乎其微,,對最終的測試結果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呢料與空白呢料1:1混合取樣,,呢料樣品多次測試的數(shù)據(jù)為53.12mg/kg,,而空白呢料為未檢出,,理論上測得結果應為呢料的1/2,即26.56mg/kg,,而實際19.62mg/kg相對理論值偏差達到26.12%,。
呢料:羅紋混合測試相對理論偏差最差。由于呢料樣品多次測試的數(shù)據(jù)為53.12mg/kg,,羅紋未檢出,,理論上測得結果應為呢料的1/2,即26.56mg/kg,,但實際測試結果卻 為16.27mg/kg,,相對理論偏差為38.75%。
呢料:光滑梭織這組相對理論值偏差為zuihao的,,即呢料:光滑梭織質(zhì)量為1:1時,,呢料樣品多次測試的數(shù)據(jù)為53.12mg/kg,光滑梭織未檢出,,理論上測得結果應為呢料的1/2,,即26.56mg/kg,實際測試結果卻為25.65mg/kg,,相對理論偏差為3.44%,,基本可忽略其影響。
當增加羅紋這種比表面積大的織物時,,即呢料:光滑梭織變?yōu)槟亓?羅紋:光滑梭織時,,其相對理論值偏差相應增大。
相對理論值偏差影響因素比較多,,要考慮到織物的織法以及織物的比表面積,。梭織的呢料和梭織的光滑布料相對平滑,而針織羅紋表面就凹凸不平,,殘留著芳香胺,,很難被有機溶劑萃取出來。越是不平整,,織物的比表面積越大,,對芳香胺的吸附也是越大,羅紋的相對偏差最大,,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由織物纖維對芳香胺單體的吸附引起的。固體表面的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多數(shù)以化學吸附為主,。如果兩種面料的纖維不同,那與芳香胺的結合力也不同。比如羅紋樣品一般含棉纖維,,棉纖維中含有—OH,芳香胺中含有—NH2,,—OH中的氧能和—NH2中的氫形成氫鍵,,光滑梭織布含滌綸,滌綸子中存在兩個端醇羥基,,呢料中主要成分為羊毛蛋白質(zhì)纖維,,蛋白質(zhì)纖維的—COOH能與芳香胺的—NH2形成離子鍵,各種織物之間形成的化學鍵的吸附力度不一樣都會導致最終結果不一樣,。
織物混合測試,,穩(wěn)定性差,將導致數(shù)據(jù)沒有很好的重現(xiàn)性,;織物混合測試,,可能導致相對理論偏差過大,最終導致對產(chǎn)品安全性的誤判,??赡芎蠝y試樣其實已經(jīng)超出了產(chǎn)品標準的限量值,而合測時剛好出現(xiàn)一個看似很安全的結果,,無形中埋下了隱患,,就可能出現(xiàn)送檢的樣品與抽查的樣品結果相差過大的風險。
不同織法的陽性樣品混合試驗
為了解芳香胺的濃度對吸附的影響,,進行了以下試驗,。
空白試驗:1mL21種芳香胺混合工作液標直接加入(實際儀器測得#9號鄰氨基苯甲醚為11.68mg/kg,#13號 聯(lián)苯胺為15.14mg/kg),;
樣品1與樣品2(陽性條絨)1:1混合取樣,;樣品1與樣 品2(陽性條絨)1:1混合取樣加1mL21種芳香胺混合工作液標。
表3可以看出,,陽性呢料和陽性條絨梭織混合測試不加標的時候,,對各自的結果影響也是相當大的。穩(wěn)定性相對較好,,相對理論值偏差比較大,。
對呢料影響達到了42.99%,說明同質(zhì)量的呢料和同質(zhì)量條絨梭織對芳香胺#09鄰氨基苯甲醚的吸附,,條絨梭織>呢料吸附量,。對于條絨梭織的影響,比理論值偏大了13.64%,,說明同質(zhì)量的呢料和同質(zhì)量條絨梭織對芳香胺#13聯(lián)苯胺的吸附,,條絨梭織>呢料吸附量。
條絨梭織這種織物的表面凹凸不平,和羅紋織物表面類似,,比表面積相對較大,,對芳香胺的吸附比同質(zhì)量的呢料的吸附量更大。
當在陽性呢料和陽性條絨梭織混合測試并加標的時候,,穩(wěn)定性相對不加標的會變差,,超出了10%。相對理論值偏差也變得更大,。呢料的測試值的相對理論偏差達到51.17%,,比不加標的大了8.18%,說明加標以后對芳香胺#09鄰氨基苯甲醚的吸附變大,。條絨梭織的測試值的相對理論偏差達到27.92%,,比不加標的大了41.56%,說明加標以后對芳香胺#13聯(lián)苯胺的吸附變大,。
試驗證明織物纖維對芳香胺的吸附量都隨著標液芳香胺的加入吸附量變大,。說明芳香胺的濃度變大了,有利于織物對芳香胺的吸附,。
對于禁用偶氮染料檢測項目,,紡織品混合測試的結果不可靠,對每個樣品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為在可分解芳香胺的檢測過程中,,織物纖維對芳香胺的吸附受多個因素的影響?;旌蠝y試結果具有穩(wěn)定性不好,,且每個樣品也可能與理論值偏差過大等特點。
在此產(chǎn)品檢測提出3點建議和一個務必:
建議禁用偶氮染料的檢測zuihao每個部位單獨測試,,以保證結果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
如果客戶要求混合測試以節(jié)省成本,建議選擇一個系類同種織法的結構相似的紡織品混合測試,;
建議拒絕客戶對不同部位的不同織法的樣品進行混合測試,,因為其結果具有很大的風險,是沒有參考意義的數(shù)據(jù),。
對于混合測試的有檢出情況,,特別是有多種芳香胺物質(zhì)檢出的情況,務必要分開單獨測試,,單獨定